
目錄
第一部分 名單及簡釋
第二部分 背景及根源
第三部分 對策與出路
第一部分 名單及簡釋
自2022年10月中共召開二十大之後,多有傳聞稱:身為中共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的習近平十分迷信對各種古代預言的「讖釋」[讖義詮釋或讖語解讀],其中特別看重其身邊的釋讖師對《推背圖》所作的讖語解讀(即「讖釋」)。
《推背圖》第四十六像頌曰:「有一軍人身帶弓,自言我是白頭翁。東邊門裡伏金劍,勇士後門入帝宮。」
此處的「帶弓」(涉「有一軍人身帶弓」句)被「讖釋」為同時「帶箭」,因為「弓」、「箭」互配,相輔相成。「弓箭」為古代遠程打擊兵器,而現代遠程打擊兵器首推「火箭」,最後附會到以遠程打擊為主要作戰任務及手段的軍兵種實體「火箭軍」。據身邊釋讖師對《推背圖》的「讖釋」及出於其他原因,習近平在2023年開始全面整肅火箭軍,以防這些「軍人」「帶弓」攜「(火)箭」而發動兵變。時至今日,火箭軍頂層及高層將校落馬人數早已超過半百,說「一鍋端」也不為過。
對火箭軍及其將領的這類「讖疑」[因讖釋而見疑涉嫌],其範圍還擴大至其他軍兵種及其將領。軍內外、海內外盛傳的若干「涉讖」[涉及《推背圖》之讖釋]傳聞包括: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上將,因其姓「張」字「帶弓」(涉「有一軍人身帶弓」句)以及其他原因而使習近平有「政變」之憂,因而2022年中共二十大後開始逼張退位。劉源、劉亞洲、劉曉江三位上將,其姓「劉」(正體字即繁體字)字帶「金」、帶「刃(刂)」,據「讖釋」則疑涉「金劍」暗「伏」(涉「東邊門裡伏金劍」句),外加忌憚三人的能量,因而在中共十九大之前,習近平就已決定「三劉不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若按這般標準,解放軍很多將領顯然都會因「涉讖」而見疑,打入「另冊」。習近平甚或早已據此開出一份長長的「涉讖《推背圖》的將領名單」,以備「幹部考評」、甄別、內控等實際操作之用。
* * *
鑒於解放軍是一支中共掌控的黨軍或曰「黨衛軍」,因此本文首先選取進入過中共「黨中央」的軍隊將領,即那些擔任過中共第20屆、第19屆或第18屆的中央委員會委員(包括政治局委員)及候補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包括軍委副主席)的解放軍將領(另加武警部隊將領)。隨後,從中辨析、遴選出姓名中有字「涉讖」《推背圖》者,並儘可能依照習近平以往所體現的思維特點來編成以下這份「涉讖名單」,以供解放軍及武警部隊諸位將領在黨內起紛爭、軍中釀變局的政治生態下,作一點安全參考之用。
「涉讖」《推背圖》的將領名單說明:
* 每一位「涉讖」將領的情況,均按下列順序介紹:
一,姓名(或另附去世訊息;如為女性則特給予註明);
二,軍銜(「入選黨中央」時軍銜);
三,軍隊職務(「入選黨中央」時職務,或另附此後轉任、去職、落馬等訊息);
四,黨內職務(「入選黨中央」時職務);
五,入選「涉讖名單」之或然原因(姓名中的「涉讖」字以及字數,或另加「涉讖」原因推測——「故曰」)
** 將領姓名中「涉讖」字簡釋:
「俠」字為「勇士」(涉「勇士後門入帝宮」句)
「兵」字為「士兵」或「軍人」(涉「有一軍人身帶弓」句)
「軍」字為「軍隊」,或為「軍人」(參見《水滸傳》第十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老軍[猶言「老軍人」、「老兵」]拿了鑰匙,引著林沖分付道[……]」。涉「有一軍人身帶弓」句)
「輝」、「暉」等字帶「軍」,或涉「軍隊」及「軍人」(涉「有一軍人身帶弓」句)
「張」、「強」等字「帶弓」(涉「有一軍人身帶弓」句)
「劍」字即「劍」及「金劍」(涉「東邊門裡伏金劍」句)
「剛」、「利」等字帶「刃(刂)」,或涉「劍」及「金劍」(涉「東邊門裡伏金劍」句)
「劉」(正體字即繁體字)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涉「東邊門裡伏金劍」句)
「鋒」字為「刃」或涉「劍」,另帶「金(釒)」或涉「金劍」(涉「東邊門裡伏金劍」句)
「鋼」、「銘」、「鍾」、「銀」等字帶「金(釒)」,或涉「金劍」(涉「東邊門裡伏金劍」句)
「金」字或涉「金劍」(涉「東邊門裡伏金劍」句)
「鑫」字或涉「(三柄)金劍」(涉「東邊門裡伏金劍」句)
「東」字或為「東邊」或「東門」(涉「東邊門裡伏金劍」句)
「陳」字帶「東」,或涉「東邊」或「東門」(涉「東邊門裡伏金劍」句)
「言」字或涉「自言」及「自稱」(涉「自言我是白頭翁」句)
「白」字或涉「白頭翁」(涉「自言我是白頭翁」句)
*** 「涉讖」將領名單及簡釋:
張又俠,陸軍上將,中央軍委副主席,20屆政治局委員
姓名中「涉讖」2字:「張」字「帶弓」;「俠」字為「勇士」
故曰:「軍人」姓「張」字「帶弓」,序齡最高堪稱「翁」。「俠」乃「勇士」曾亮「劍」,「又」緣何故「入帝宮」?
何衛東,陸軍上將,中央軍委副主席,20屆政治局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東」字或為「東邊」或「東門」
故曰:統兵「東邊」傲群雄,「東」指台澎謀豐功。「入」得「宮」「門」悉偽績,反躬自問「何為(wéi)東?」
劉振立,陸軍上將,中央軍委委員、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20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
故曰:姓「劉」當為持「金劍」,「振」而「立」起「劍」不「伏」。震與華清曾為盟,張、劉續篇知會否?
張升民,火箭軍上將,中央軍委委員、軍紀委書記,20屆中央委員、中紀委副書記
姓名中「涉讖」1字:「張」字「帶弓」
故曰:姓「張」「帶弓」惹疑心,欲「升」豈想「民」變「君」?安分守己是本分,從軍莫從火箭軍。
董軍,海軍上將,海軍司令員(2023年12月轉任國防部長),20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軍」字為「軍隊」,或為「軍人」
故曰:董事應入董事會,董軍當進軍委會。誠知「軍委」職難就,為何「國委」亦告吹?名有「軍」字即「軍人」,「帶弓」、「伏劍」皆可能。朕觀七軍眾將領,難覓一人是忠臣。
許學強,空軍上將,國防大學校長(2022年10月轉任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20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強」字「帶弓」
故曰:裝備「帶弓」名帶「強」,騰空凌霄掠殿梁。欲「學」梟「強」且自「許」,「帝宮」焉能不提防?
王強,空軍上將,北部戰區司令員(至2024年8月),20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強」字「帶弓」
故曰:「挽弓當挽強」,稱霸當稱「王」。「霸王硬上弓」,「強」欲當「霸王」!
李橋銘,陸軍上將,陸軍司令員(落馬?),20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銘」字帶「金(釒)」,或涉「金劍」
故曰:「卸磨殺驢」姓非「驢」,「過河拆橋」名有「橋」。「金劍」、虎符兩招忌,朔北陳兵憂「陳橋」。
黃銘,陸軍上將,陸軍參謀長(2023年1月轉任中部戰區司令員,2024年8月轉任北部戰區司令員),20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銘」字帶「金(釒)」,或涉「金劍」
故曰:身帶「金劍」赴北疆,孰「援」孰「抗」兩迷茫。入關伴疑「清君側」,出關則忌「通異邦」。
劉青松,海軍上將,北部戰區政委(2023年6月轉任東部戰區政委),20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
張紅兵,武警上將,武警部隊政委,20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2字:「張」字「帶弓」;「兵」字為「士兵」或「軍人」
楊學軍,陸軍上將,軍事科學院院長,20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軍」字為「軍隊」,或為「軍人」
何宏軍,陸軍上將,軍委政治工作部常務副主任,20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軍」字為「軍隊」,或為「軍人」
劉發慶,陸軍中將,軍委國防動員部部長,20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
張林,陸軍中將,軍委後勤保障部部長,20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張」字「帶弓」
鍾紹軍,陸軍中將,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兼中央軍委主席辦公室主任(至2024年3月?),20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2字:「鍾」字帶「金(釒)」,或涉「金劍」;「軍」字為「軍隊」,或為「軍人」
陳國強,空軍中將,軍委紀委副書記(2024年9月轉任國防科技大學政委),20屆中紀委常委
姓名中「涉讖」2字:「陳」字帶「東」,或涉「東邊」或「東門」;「強」字「帶弓」
劉訓言,海軍中將,海軍紀委書記,20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2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言」字或涉「自言」及「自稱」
張曙光,陸軍中將,陸軍紀委書記,20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張」字「帶弓」
陳劍飛,武警中將,武警部隊副政委(2023年12月轉任武警部隊紀委書記),20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2字:「陳」字帶「東」,或涉「東邊」或「東門」;「劍」字即「劍」及「金劍」
李軍,火箭軍中將,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成員,20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軍」字為「軍隊」,或為「軍人」
程東方,海軍少將,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2023年9月任職中央軍委政法委員會,2024年12月轉任海軍副政委),20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東」字或為「東邊」或「東門」
張天寶,陸軍少將,國防大學政治工作部主任,20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張」字「帶弓」
韓憲鋒,空軍少將,空軍研究院政委,20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鋒」字為「刃」或涉「劍」,另帶「金(釒)」或涉「金劍」
張愛華,陸軍少將,軍委國防動員部政治工作局主任,20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張」字「帶弓」
劉軍,少將(?),軍委裝備發展部政治工作局主任,20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2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軍」字為「軍隊」,或為「軍人」
陳宏敏,專業技術中將(?),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成員、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主任,20屆中央候補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陳」字帶「東」,或涉「東邊」或「東門」
孫金明,火箭軍中將,火箭軍參謀長(落馬),20屆中央候補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金」字或涉「金劍」
張鳳中,火箭軍少將,火箭軍第66基地政委(2023年4月轉任火箭軍政治工作部主任)(落馬?),20屆中央候補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張」字「帶弓」
孫向東,空軍少將,空軍空降兵軍軍長,20屆中央候補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東」字或為「東邊」或「東門」
周志鑫,陸軍少將,原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現軍事航天部隊航天工程大學)校長,20屆中央候補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鑫」字或涉「(三柄)金劍」
* * *
沈金龍,海軍上將,前海軍司令員(退役),19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金」字或涉「金劍」
劉雷,陸軍上將,前陸軍政委(退役),19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
劉粵軍,陸軍上將,前東部戰區司令員(退役),19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2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軍」字為「軍隊」,或為「軍人」
黎火輝,陸軍中將,陸軍副司令員(落馬 ?),19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輝」字帶「軍」,或涉「軍隊」及「軍人」
陳學斌,海軍中將,前海軍副政委兼紀委書記(2018年8月轉任空軍副政委),19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陳」字帶「東」,或涉「東邊」或「東門」
白呂,陸軍中將,前南部戰區副政委兼南部戰區陸軍政委(2020年12月轉任軍事科學院政委)(落馬?),19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白」字或涉「白頭翁」
吳志銘,陸軍中將,軍事科學院副政委,19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銘」字帶「金(釒)」,或涉「金劍」
劉德偉,空軍中將,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19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
劉建,陸軍中將,前北部戰區副政委兼政治工作部主任(退役),19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
蔣洪軍,少將,前解放軍軍事檢察院副檢察長(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任解放軍軍事檢察院檢察長),19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軍」字為「軍隊」,或為「軍人」
劉文軍,少將(?),前國防科技大學副政委兼紀委書記,19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2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軍」字為「軍隊」,或為「軍人」
魏鋼,海軍中將,前東部戰區海軍司令員(退役),19屆中央候補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鋼」字帶「金(釒)」,或涉「金劍」
張振中,火箭軍中將,前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前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成員(落馬),19屆中央候補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張」字「帶弓」
鄧小剛,專業技術少將,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流體力學專家,19屆中央候補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剛」字帶「刃(刂)」,或涉「劍」及「金劍」
* * *
張陽(已故),上將,前中央軍委委員、前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2017年8月落馬,同年11月23日突然身亡),18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張」字「帶弓」
故曰:見疑勇為不辭嫌,「張」「弓」蓄勢待令箭。卻悔答對半島策,反須殞命祭江山。
房峰輝,上將,前中央軍委委員、前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2017年8月落馬),18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2字:「鋒」字為「刃」或涉「劍」,另帶「金(釒)」或涉「金劍」;「輝」字帶「軍」,或涉「軍隊」及「軍人」
故曰:「唯一」、「徹底」、「無條件」,「三性」表忠皆徒勞。受命會晤鄧福德,獲罪「薩德」入半島。劍落「峰」巔「輝」忽黯,空懷謀略及兵韜。將軍詫嘆「莫須有」,古版悲劇演今朝。
吳勝利,海軍上將,前中央軍委委員、前海軍司令員(退役),18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利」字帶「刃(刂)」,或涉「劍」及「金劍」
故曰:「帝」欲制海艦返港,軍種撤盡中軍帳。「利」於避禍唯謹慎,卸甲莫入白虎堂。
劉源,上將,原總後勤部政委(退役),18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
故曰:少歷浩劫壯老成,每祈赤縣免陸沉。憂心欲焚發「贅言」,黨性如蛇縛精魂。尋根問「源」解悵語:棄官便做「避罵翁」。
劉亞洲,空軍上將,前國防大學政委(2017年2月提前退役)(2021年落馬),18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劉」字帶「刃(刂)」(為「鋒」)、帶「金」,或涉「金劍」
故曰:城府不似學府深,獻出經綸遭陷淪。文溢才調筆「鋒」露,武載韜策可諫諍。滄桑先見明喻世,胸膽開張吐平生!
劉曉江,海軍上將,前海軍政委(退役),18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
張海陽,上將,原第二炮兵政委(退役),18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張」字「帶弓」
張仕波,上將,前國防大學校長(退役),18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張」字「帶弓」
劉成軍,空軍上將,前軍事科學院院長(退役),18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2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軍」字為「軍隊」,或為「軍人」
劉福連,上將,原戰略支援部隊政委(退役),18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
杜金才,上將,原總政治部副主任、前軍紀委書記(落馬?),18屆中央委員、中紀委副書記
姓名中「涉讖」1字:「金」字或涉「金劍」
楊金山,中將,原成都軍區副司令員(落馬),18屆中央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金」字或涉「金劍」
劉長銀,中將,原廣州軍區副政委(免職退役),18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2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銀」字帶「金(釒)」,或涉「金劍」
劉生傑,中將,原總後勤部副政委兼紀委書記(撤職落馬),18屆中紀委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
劉濱,少將,原總政治部紀律檢查部部長、前軍紀委副書記,18屆中紀委常委
姓名中「涉讖」1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
劉勝,中將,原總裝備部副部長(退役),18屆中央候補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劉」字帶「金」、帶「刃(刂)」,或涉「金劍」
張建平,空軍中將,前空軍副司令員(退役),18屆中央候補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張」字「帶弓」
秦銀河,中將,原總後勤部副部長(退役),18屆中央候補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銀」等字帶「金(釒)」,或涉「金劍」
張瑞清,武警中將,前武警部隊副政委(退役),18屆中央候補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張」字「帶弓」
楊暉,中將,原總參謀部情報部部長、原南京軍區參謀長(2016年1月轉任東部戰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2018年8月落馬),18屆中央候補委員
姓名中「涉讖」1字:「暉」字帶「軍」,或涉「軍隊」及「軍人」
* * *
據以上名單,「涉讖」將領已達64人。在此三屆「黨中央」成員之外,「涉讖」將領還有多少呢?中共軍隊「涉讖」將領的總人數又該是多少呢?
若以上文所列的「釋讖」標準,對第20屆「黨中央」軍人成員作一統計,可以得到如下結果:
中共第20屆中央軍委委員中有6名解放軍將領,其中「涉讖」將領4名(張又俠、何衛東、劉振立、張升民),占比達66.6 %;
中共第20屆中紀委委員中有21名解放軍及武警將領,其中「涉讖」將領11名,占比達52.3 %;
中共第20屆中央委員(包括政治局委員)中有44名解放軍及武警將領,其中「涉讖」將領16名,占比達36.3 %;
中共第20屆中央候補委員中有23名解放軍及武警將領,其中「涉讖」解放軍將領5名,占比達21.7 %。
即便據以上所列各項結果中最低占比21.7 %計,甚至以該占比的一半計,該屆「黨中央」裡解放軍及武警「涉讖」將領也已經超過了10 %。如此高比例的將軍群體在「幹部考評」、忠誠度甄別、政治內控等方面,都可能程度不同地遭受「讖疑」或置疑。這種「讖疑」或置疑,無論是對該「涉讖」群體而言、或對該群體中每一位「涉讖」將領而言、還是對該群體所屬的軍隊而言,無疑都是災難性的。
2025年2月 (February 2025)
(未完待續)
作者介紹:
宋征時,男,1954年10月出生,1982年獲中國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學士學位,1999年獲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歷史與文明》專業博士學位。2005年發表法文學術專著《Jardins classiques français et chinois》(中文譯名:《中法[兩國]古典園林比較》)。發表過學術論文十餘篇,政論類文章數十篇。
1984年至1988年任上海《青年報》編輯兼記者。1993年起任法國礦業-電信學院(下轄的)商業學院語言與人文科學系教師。除同時擔任其他課程教學外,2019年起在該校開設並擔任人文學科課程《中共軍隊的軍事思想》教學,直至2024年1月。2024年1月16日起退休。
退休前工作電郵 HYPERLINK “mailto:[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和 HYPERLINK “mailto:[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已於2024年1下旬由商業學院關閉停用。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作者提供/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