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5月16日訊】觀眾朋友好,歡迎收看《新聞直擊》。今天是,美東時間5月15日,星期四。
今日焦點:最高法院審議 出生公民權和法官判決適用範圍案件;關稅影響將至 沃爾瑪計劃上調價格;4月份美國零售銷售微幅增長;個人資訊外洩!南韓重罰Temu百萬美元;川普對庫克攤牌 不希望在印度生產iPhone。
【最高法院審議 出生公民權和法官判決適用範圍案件】
最高法院週四上午舉行特別會議,將聽取川普政府提出有關在美出生者即擁有公民權爭議的口頭辯論。這是法官們第一次聽取與新政府措施相關的辯論,也是法院任期內的最後一次預定辯論。
川普上任首日簽署行政命令,推翻在美出生者即有公民權的法律慣例,馬里蘭、麻薩諸塞與華盛頓等州聯邦法院挑戰白宮,裁定暫緩執行。川普政府3月向最高法院提出州聯邦法院無權限制行政命令適用於全美,最高法院少見的迅速決定15日聽取各方意見。
川普政府3月中向最高法院提出州聯邦法院無權限制行政命令適用於全美,最高法院少見的1個月後宣布將聽取口頭辯論。兩黨總統、國會議員和幾位最高法院法官長期以來一直批評目前的法律制度,就是州或地方法官的判決就可以在全國阻止總統令的實施,認為它賦予個別法官過多的權力來阻止總統的議程。
川普強調,憲法第14修正案的決定全是因為蓄奴因素。不過,多數美國憲法學者認為,100多年前,第14條修正案在南北戰爭後進入憲法,不是全導因於奴隸制。法院當時認為修正案不僅讓奴隸的下一代成為公民,也包括所有誕生在美國境內的嬰兒。
出生在舊金山的華裔人士黃金德,他的父母都是華人,1898年,他因排華風潮被拒入境提出訴訟,最高法院最後判決美國境內出生者都是公民。黃金德案是挺出生公民權的律師及公民團體引用的重要判例。
不過,也有法學家認為,仔細審視黃金德案,最高法院當時沒有認定非法移民在美國生產的嬰兒就是公民。川普將一般人認為難以見光的議題擺上檯面,也許能夠獲勝。
這次訴訟中,關於法官判決適用範圍的問題也受到關注。司法部告訴最高法院,地方法官阻撓總統行政令已經「達到流行病的程度」,自川普重返白宮以來,地方法官已經阻止了39條總統令在全國實施。
副司法部長約翰·索爾(John Sauer)告訴法官:「如果任何地方法官都可以禁止總統命令在全國實施,那麼行政部門就無法正常履行其職能。」
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宣布,由於川普(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於本月下旬上調部分商品價格,並計劃在6月份進一步擴大調價範圍。
據《新聞周刊》報導,沃爾瑪首席執行官杜格·麥克米倫(Doug McMillon)在周四(5月15日)的聲明中表示:「我們將盡最大努力,保持儘可能低的價格,但鑑於本周宣布的關稅幅度,即使其有所降低,零售利潤微薄的現實,也使我們無法完全吸收所有壓力。」
沃爾瑪首席財務官約翰·戴維·雷尼(John David Rainey)也在周四對CNBC表示,即使美國和中共在12日達成了90天暫停協議,針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也「仍然過高」。
雷尼說,沃爾瑪已經因供應商轉嫁更高成本而提高了一些價格。例如,關稅推高了沃爾瑪顧客最常購買的商品之一——香蕉的價格,香蕉已從每磅50美分漲至54美分。
根據AiTechtonic的數據,沃爾瑪是全球最大零售商,近95%的美國人每年至少光顧其門店兩次。
川普4月2日宣布對全球貿易夥伴實施全面關稅,目的是解決美國商品貿易赤字。
華盛頓與北京在12日達成90天關稅暫停協議,美國將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從145%降至30%,中國的關稅從125%降至10%。
但雷尼警告,30%的關稅將推高很多進口商品的價格,未來如果關稅回升,沃爾瑪的業務可能面臨重大衝擊。
【4月份美國零售銷售微幅增長】
因為在關稅生效前提前購買機動車的提振效應消退,而且在經濟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家庭削減了其它支出,美國4月份零售銷售增長放緩。美國商務部人口普查局週四(5月15日)表示,4月份零售銷售只微增0.1%,而3月份的增幅在修正後為1.7%。
這個銷售增長符合此前經濟學家的預測。路透社採訪的經濟學家此前預計,零售銷售在3月份增長1.5%後將持平,估增長範圍是負0.6%到正0.4%。
今年,受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影響,零售額增長起伏不定。4月份,全球汽車和卡車25%的關稅生效,引發了為避免汽車價格上漲的預購潮。
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提高到145%,對幾乎所有進口到美國的產品徵收10%的基礎關稅,這也鼓勵了消費者進行關稅前搶購,支撐了4月份的銷售。
儘管消費者支出仍受到勞動力市場強勁的工資增長支撐,但由於經濟的不確定性,家庭正在減少對機票和酒店住宿等可自由支配服務的支出。
經濟學家預計,在上一季度因企業為趕在關稅生效前進口商品而導致進口激增,進而導致經濟以0.3%的速度萎縮後,經濟將出現溫和反彈。儘管有經濟學家預測,川普的關稅將推高價格,但由於關稅不斷變化,因此很難預測其對經濟的影響。
【個人資訊外洩!南韓重罰Temu百萬美元】
南韓個人資訊保護監管機構5月15日宣布,已對中國拼多多旗下的電商平台Temu,處以近百萬美元的罰款。原因是該公司非法將其南韓用戶的個人資訊,傳輸至中國及其他國家。
據《法新社》報導,根據南韓個人資訊保護委員會(PIPC)的調查,Temu將用戶數據外包,並儲存於多家位於中國、新加坡、南韓及日本等國的公司。
該委員會在聲明中指出,Temu「未能在其隱私權政策中對此披露,或通知用戶,其個人資料將委託給海外實體處理。」
基於上述違反個資保護法的行為,PIPC決定對Temu罰款13.9億韓元(約合103萬美元)。
該個人諮詢監管機構還表示,Temu也沒有盡到監督海外合作公司的責任,包括在個資保護方面,沒有檢查這些公司處理個人資訊的狀況。
PIPC指出,截至2023年,Temu在南韓的平均每日活躍用戶數量已達290萬人,但該公司卻未依照南韓個資保護法規,指定一名當地的代表,負責相關事宜。
此外,Temu還將帳戶刪除流程設計得相當複雜,共需七個步驟。監管機構認為,這「讓用戶難以行使其權利」。
對於韓方的處罰,Temu發言人對《法新社》表示,公司尊重「南韓個人資訊保護委員會的決定,並在調查過程中充分合作。」「我們已經做出改進,以符合當地法規要求。」
在數週之前,南韓個人資訊保護委員會還對外宣布,另一款中國的人工智慧應用程式DeepSeek,未經用戶同意,就將個人數據傳輸至雲端服務平台。
在2月份,南韓已經將DeepSeek下架,封鎖了新用戶對DeepSeek的下載,並禁止在政府相關設備上使用DeepSeek。
【川普對庫克攤牌 不希望在印度生產iPhone】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批評了蘋果公司的,在印度生產更多iPhone的計劃,同時敦促蘋果在美國生產最暢銷的iPhone。
週四(5月15日),川普總統在卡塔爾發表講話時透露,他昨天與蘋果CEO庫克(Tim Cook)「發生了一些小衝突」。
庫克上週證實,在未來幾個月內,大部分在美國銷售的iPhone將由印度工廠供應。
川普對蘋果此舉表示不滿。他說,他對庫克直言:「我們對你們非常好。多年來,你們在中國建了很多工廠,我們忍了。我們對你們在印度建廠不感興趣,印度可以照顧自己,他們做得很好。我們希望你在這裡(美國)建廠。」
總統說,在這次談話之後,庫克表示,蘋果將「增加在美國的產量」。
4月8日,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曾就該問題表示,川普總統確實設想過,iPhone等產品將在美國製造。
萊維特說,川普「絕對」認為,iPhone等技術產品的生產,可以轉移到美國。
她說:「他相信,我們有勞動力,我們有人力資源,我們有資源來做這件事。」
蘋果公司在今年2月承諾,在川普執政的四年內,將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包括生產用於人工智能的芯片和服務器。
目前,蘋果的大部分iPhone都在中國生產,但蘋果及其供應商已經加快了,從中國轉移生產的步伐。這一進程始於中共COVID清零政策,對蘋果在華供應鏈的衝擊。在美中新一輪貿易戰爆發後,蘋果加緊將iPhone生產從中國轉移到印度。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上個月透露,庫克曾告訴他,要複製中國iPhone製造的「規模和精度」,美國需要自動化的「機械臂」。
盧特尼克對CNBC表示:「他會在這裡(美國)製造的。而美國人將成為維持這些工廠運轉的技術人員,而不是那些只負責擰螺絲的工人。」「美國人將在這樣的工廠裡從事高薪工作。」
科技分析公司Counterpoint的研究總監塔倫‧帕塔克(Tarun Pathak)就該問題對彭博社評論說,川普想推動蘋果進一步本地化,並在美國建立供應鏈,但這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
他說:「目前在美國生產iPhone的成本將遠高於在印度組裝iPhone的成本。」
《新聞直擊》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