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9月02日訊】今日焦點:中印俄領導人合影惹議,川普敲打莫迪;民眾交不起強制社保,中共砸360億閱兵遭質疑;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專機的GPS信號,疑遭俄羅斯干擾;中共加大監控弱勢群體,「五失人員」成重點;金正恩乘裝甲專列赴京,會普習有何盤算?
【中印俄領導人合影惹議 川普敲打莫迪】
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期間,一張在天津拍的合影,引發全球熱議。畫面裡,中共黨魁習近平、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同框,這段視頻很快在社交平臺走紅。
CNBC報導說,表面看像是輕鬆互動,但背後是複雜的權力較量。印度前駐華大使高塔姆.班巴瓦萊(Gautam Bambawale)形容:「龍與象還沒開始共舞,他們只是在互相打量。」他指出,中印關係依舊受邊境衝突和中巴關係影響。
歐亞集團分析師陳杰里米(Jeremy Chan)也表示,上合組織雖然叫安全組織,但並不是軍事聯盟。對烏克蘭、加沙這些衝突,它幾乎缺席。他說:「被關注,並不代表更有影響力。」
這次會面時機也很特殊。美國總統川普最近不斷加征關稅,攪動市場,北京則借上合組織來拉攏「全球南方」。
與此同時,川普在今天(9月1日)通過「真相社交」平臺發文,點名批評美印貿易長期失衡。他寫道:「很少有人明白,我們和印度的貿易規模非常小,但印度卻和我們做了大量生意。他們把我們當作最大的『客戶』,而我們賣給他們的卻很少。這一直是一種完全單方面的關係,而且持續了幾十年。」
川普指出,印度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極高,是所有國家裡最高的」,導致美企難以進入印度市場。他稱這是「一場單方面的災難」。他還強調,印度的大部分石油和軍火產品從俄羅斯購買,從美國購買的非常少。
川普表示,印度如今提出要把關稅降到零,但「已經有些晚了」,批評印度本該在多年前就採取行動。
分析人士認為,印度在峰會上展示的是戰略平衡:一方面和美國深化合作,另一方面也和中俄保持接觸。陳杰里米指出,印度和中共都講「多極化」,但含義不同。北京要削弱美國主導,而印度強調權力分散更平均。
對俄羅斯來說,上合組織是普京少數還能現身的國際舞臺。這說明,即便在西方制裁下,莫斯科仍試圖通過這個平臺維持一定的存在感。
【民眾交不起強制社保 中共砸360億閱兵遭質疑】
中共將在9月3日於天安門舉行所謂的「抗戰80周年紀念」大閱兵,但並未對外公布經費。
據台灣國安部門的評估,北京方面為舉辦此次閱兵,可謂是勞民傷財,整體耗費高達360億元人民幣。
中共本次閱兵最大規模的費用在於維穩,中共增加武警、保安的花費約46億元,周邊地區的廠區停工2週到1個月不等,停工期間的補貼人民幣約290億元,商區的商務、觀光景點暫停,售票收入及營業項目約11億元。
台灣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周一對此表示,9月1日是中共實施強制社保的第一天,大陸的許多基層企業與民眾都無力繳納保費,但當局無視經濟與社會壓力,投入巨額資金辦閱兵。他質疑道:「不知中國人民作何感想?」
據悉,在此次閱兵中,被稱為「新軸心國」的中共、俄羅斯、朝鮮和伊朗的領導人都會聚首北京。
沈有忠就此分析說,中共耗巨資舉辦閱兵,對內、對外都有不同的目地。多數來訪國家為非民主政體,中共試圖以閱兵對外塑造自己是「非民主國家霸主」的形象,同時藉機威嚇台灣。
對內則企圖用閱兵來轉移國內社會矛盾和民眾關注的焦點,比如強制社保、社會安全、勞工失業率等各項社會問題,並藉閱兵宣揚民族主義,以穩固共產黨政權的領導。
沈有忠還強調說,對有部分台灣統派人士與藝人有意前往參加北京閱兵,國安單位已發出預警,提醒他們不要成為中共統戰的樣板;如果涉及現役或機密人員,將依法處理。
【歐盟主席專機GPS疑遭俄羅斯干擾】
今天(9月1日),歐盟委員會發言人阿里安娜.波德斯塔(Arianna Podestà)證實,一架載有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專機的GPS信號,在保加利亞上空遇到干擾。
波德斯塔說,根據保加利亞當局提供的信息,他們懷疑這是俄羅斯的公然干預。
所幸飛機安全降落。CNN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當時飛行員不得不靠紙質地圖完成降落。
馮德萊恩目前正在進行為期四天的東歐訪問,行程包括波蘭、保加利亞、立陶宛和羅馬尼亞。委員會發言人指出,這起事件凸顯了此行的緊迫性。她強調,馮德萊恩親眼見證了來自俄羅斯及其代理人的威脅,歐洲必須繼續增加國防開支和戰備投資。
據瞭解,這次航班是包機,目前還不清楚干擾是否直接針對馮德萊恩本人。
GPS干擾一直是俄羅斯「混合戰爭」的手段之一。近年來,斯堪地納維亞(Scandinavian)半島和波羅的海國家多次報告類似事件。2024年6月,波蘭和德國研究團隊的調查顯示,莫斯科利用「影子船隊」和加里寧格勒飛地長期實施干擾。
歐盟此前已因類似事件對部分俄羅斯相關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
事件發生後,馮德萊恩在保加利亞首都演講時表示,歐洲必須「保持緊迫感」。她強調:「普京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他是一個掠食者。只有強有力的威懾,才能遏制他。」
【中共加大監控弱勢群體 「五失人員」成重點】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共正在加大對所謂「五失人員」的監控力度。這類人群被官方定義為:投資失敗、生活失意、關係失和、心理失衡以及精神失常的人。
報導指出,中共2023年成立的中共中央社會工作部,把大量國安與公安系統背景的官員納入其中。地方分支機構更是由執法人員直接管理,目標是把社會邊緣群體納入嚴密控制。
根據曝光的地方指令,社區黨支部書記被要求篩查所謂「生活失意人員」,核實背景,並定期上報情況,企業也被要求協助監控。同時,中共利用「網格化管理」,把社區劃分為小單元,每名「網格員」定期上門走訪,收集住戶的就業、住房等數據,監測社會情緒。這一體系正在被用來追蹤被視為有潛在威脅的人。
報導稱,習近平強調,要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在經濟下行、房地產低迷和社會矛盾加劇的背景下,中共依賴監控機器來應對各種不安情緒。
《華爾街日報》引用「自由之家」的數據說,去年中國的抗議活動明顯增加,多數與經濟困境相關。同時,全國各地接連發生持刀傷人、駕車衝撞人群等事件。行凶者往往被描述為有經濟問題、心理問題或家庭矛盾。這些案例讓當局進一步擴大對所謂「高風險群體」的打壓。
一些受訪者表達了擔憂。一名上海男子說,這根本不是為了救助「五失人員」,而是為了控制。他去年破產,在和前僱主的官司中敗訴,資產被凍結。他擔心被貼上「五失人員」的標籤,因為這可能讓全家都被更嚴密地監控。他說,這類人被當作潛在的恐怖份子。
報導還揭示,中共中央社會工作部正在把觸角伸向全國,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監控民眾。地方官員通過人臉識別、演算法和社交媒體追蹤不滿情緒來源。
除了普通居民,大約兩億零工勞動者也成了重點對象。地方政府設立所謂「服務站點」,表面上提供便利,但同時要求外賣騎手和司機充當「移動探頭」,上報異常情況。這些人被納入黨的控制網路。
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政治學講師霍利.斯內普(Holly Snape)說,過去社會團體還能有限度地提出解決方案,但現在這種空間完全消失。任何獨立行動都被視為威脅。
【金正恩乘裝甲專列赴京 會普習有何盤算】
據韓聯社報導,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周一(9月1日)已乘坐裝甲列車離開平壤,前往北京參加將於9月3日舉行的所謂「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式。這是金正恩首次參與重大多邊外交活動。
中共官方鐵路票務系統顯示,9月1日至2日,由遼寧省丹東市前往北京的列車已暫停發售。此外,位於丹東市的中聯酒店近日也停止接受外國人訂房,該酒店可俯瞰丹東跨鴨綠江至新義州的中朝邊境大橋。
韓聯社報導透露,金正恩的防彈裝甲列車配備了防空導彈等火力,是一座移動的「堡壘」。它只以每小時60公里(37英里)的速度行進,預計需要20小時才能到達北京。
朝鮮獨裁政權從金日成開始,就擔心飛機會被擊落,一直乘坐火車出行,其子金正日和孫子金正恩也都繼承了這一習慣。
金正恩坐火車出行的另一原因是,他的飛機已經老舊,一直沒得到好好維護。萬一出事的話,在空中就玩完了」。
另據俄羅斯官方消息,9月3日閱兵活動當天,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將坐在中共黨魁習近平的右邊,金正恩則坐在習近平的左邊。
這一安排與2015年9月3日的閱兵形成對比,當時習近平左側坐的是中共現任及退休大員,右側才是外賓。
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分析家金洙表示,金正恩與普京出席北京閱兵,是在「正式對外展現中國(中共)、俄羅斯及的三邊關係」。
她認為,這向全世界,尤其是美國、日本及韓國發出了明確信號,中俄朝將是美日韓即將要面對的三邊聯盟。
首爾北韓大學院大學校長梁茂進分析說,金正恩此次親自出席閱兵,「意味他希望在擴大與莫斯科的接觸之後,再次改善平壤與北京的關係」。
他也同樣指出,北京閱兵展現了中俄朝的社會主義陣線,平壤希望在這個三邊框架中扮演要角。
《新聞直擊》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