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9月05日訊】今日焦點:川普:要停戰,打中共!詭異畫面:金正恩「人走跡滅」;喬治·阿瑪尼去世,時尚巨匠殞落。
觀眾朋友好,歡迎收看《新聞直擊》。今天是,美東時間9月4日,星期四 。首先來關注
【川普線上出席歐洲峰會 籲歐盟施壓中共以促停戰】
今天(9月4日),由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主導的「志願者聯盟」會議在巴黎舉行。來自歐洲、澳大利亞、日本和加拿大的約30位領導人出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也參加了討論。美國總統川普則通過視頻方式加入。
白宮官員透露,川普在會中強調,歐洲必須立即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他指出,這些能源收入正幫助莫斯科資助戰爭。光是過去一年,俄羅斯就從歐盟燃料銷售中,賺進超過11億歐元。川普還呼籲,歐洲也要對中共施壓,因為中共正在支援俄羅斯的戰爭行動。
與會領導人則討論,一旦未來和平協議達成,如何為基輔提供安全保障。但挑戰不小,許多歐洲國家認為,如果沒有美國的安全承諾,他們的軍事計畫很難落實。
《華盛頓郵報》報導,法國和英國過去數月已經牽頭擬定計畫,打算在戰後派遣歐洲部隊進入烏克蘭,確保安全。美國則被要求提供防空與情報支援,川普在會中表態,美國願意扮演後援角色。
據知情人士透露,計畫內容包括保護烏克蘭領空與黑海沿岸安全,還會部署「安撫部隊」駐紮前線後方,既能威懾,也能協助重建烏軍。
馬克龍昨晚在巴黎與澤連斯基一同表示:「我們已經準備好,在和平簽署的那一天,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
不過,俄羅斯立場強硬。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今天重申,俄羅斯不會接受任何外國軍隊駐紮烏克蘭,批評相關構想「不可接受」,認為這會破壞安全協議前景。
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本週對外強調,莫斯科能繼續打下去,因為「有強大的朋友」。
CNN分析指出,雖然中共、俄羅斯和印度等國在許多問題上並不完全一致,但他們在北京閱兵上高調同臺,只是為了共同利益。
新歐亞戰略中心智庫外交政策主管約翰.洛夫(John Lough)評論說,這不是情感上的同盟,而是一種利益驅動的聯合。他還提到,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歐洲正在迅速調整,從德國修改憲法增加國防開支,到瑞典、芬蘭加入北約,局勢正在發生深遠變化。
【9.3閱兵後,中國A股全線下跌,寒武紀蒸發近840億】
今天(9月4日),中共黨魁習近平在北京會見朝鮮領導人金正恩,這是兩人相隔六年的首次正式會晤,上一次要追溯到2019年,習到平壤進行國事訪問。
前一天(9月3日)中共閱兵後,金正恩與普京單獨談了大約兩個半小時,朝鮮官媒稱,雙方談到「長期」合作,普京稱讚朝鮮軍隊,並邀請金正恩訪俄。會後兩人擁抱告別。
分析人士指出,習近平可能正謹慎關注普京與金正恩建立的新聯盟,中共雖然是朝鮮最大的經濟和政治支持者,卻也擔心俄朝過度靠攏,可能破壞東亞的安全平衡,甚至削弱中共在半島的影響力。
CNN報導,牛津大學講師愛德華.豪威爾(Edward Howell)表示,北京對俄朝走近不是「憤怒」,而是「作嘔、噁心和不安」。他認為,中共不會正面攔阻俄朝合作,但會維持對平壤的影響力,確保自身利益不受損害。
此外,金正恩的安保細節同樣搶鏡。金普會結束後,朝鮮特工迅速進入會談室,仔細擦拭金正恩接觸過的椅子、桌子和水杯,還把玻璃杯帶走。俄羅斯隨行記者拍下了這一幕,形容這是在「抹去金正恩的全部痕跡」。專家分析,此舉是為了避免任何健康相關的資訊外洩。
《日本經濟新聞》引述韓日情報機構的消息稱,金正恩這次訪華仍自帶專用馬桶。美國史汀生中心朝鮮領導人問題專家邁克爾.馬登說,這是自金正日時代延續的標準流程,甚至會用專袋回收所有廢棄物,避免健康資訊外流。
類似畫面並非第一次被捕捉。2019年,金正恩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河內峰會後,有人看到金正恩的警衛蹲在酒店房間的地板上,花了幾個小時打掃房間,甚至將床墊一併帶走。2018年,他與時任韓國總統文在寅會談時,安安保人員也在他落座前,徹底消毒桌椅。
韓國《東亞日報》披露,韓國國家情報院判斷,金正恩屬於心臟病高危群體,與肥胖、壓力和生活習慣有關。他的父親金正日和祖父金日成,也都因心臟病去世。情報機構推測,隨著健康惡化,金正恩正培養女兒金主愛作為潛在接班人。
【9.3閱兵後 中國A股全線下跌 寒武紀蒸發近840億】
北京閱兵後,9月4日,中國A股三大指數全線下跌,盤中出現5個月最大跌幅,上證指數下跌1.25%、深證成指跌2.83%、創業板指下挫4.25%。
軍工板塊領跌後,芯片半導體板塊集體受挫,其中AI巨頭寒武紀股價盤中一度跌15.85%。截至收盤,寒武紀報每股1202元(人民幣,下同),大跌14.45%,市值回到5029億,一天內蒸發近840億元。兆易創新跌停,東芯股份等跌幅超10%。
寒武紀從8月28日取代貴州茅台成為第一高價股後,經歷多日調整,已從最高價1595.88元回撤超過20%。
AI硬件股也受重挫,CPO、光芯片等大幅下跌,天孚通信、新易盛、中際旭創等紛紛跌超10%。
據《證券時報》報導,9月3日軍民融合概念股下跌4.67%,位居概念板塊跌幅榜前列,板塊內,北方長龍20%跌停,航天科技、利君股份、中天火箭等跌停,捷強裝備、晨曦航空等跌幅居前。
A股在閱兵後出現的異動引發財經人士關注。網民「股易生」9月3日在X平台發文表示,航天軍工板塊近年持續被炒作,泡沫嚴重,閱兵反而為主力機構提供了出貨良機。
近日,該網民曾多次撰文警示市場風險,預測主力將借閱兵高調氛圍大舉出貨。
他進一步指出,普通投資者往往難以看清主力控盤方向,散戶的樂觀情緒與主力操作思路背道而馳。閱兵被視為軍工板塊的利好,但主力卻將其作為出貨的最佳時機。
中國資本市場資深人士徐真曾對大紀元表示,僅靠政策救不了股市,從中國的經濟和就業的基本面看,大陸股市向好的基礎不存在。他說,「目前老百姓的儲蓄資金進入股市,短期看獲利的可能性很大,長期看只能是被收割命運。」
【司法部發傳票 對美聯儲理事庫克進行刑事調查】
美國司法部正在對聯邦儲備委員會理事麗莎·庫克(Lisa Cook)進行刑事調查,指控其涉嫌抵押貸款欺詐。
據路透社的最新消息,該案由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任命的特別檢察官埃德·馬丁(Ed Martin)負責,司法部已從喬治亞州和密歇根州發出了大陪審團傳票。
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局長普爾特(Bill Pulte)上個月指控庫克涉及房貸詐欺,指其2021年在密歇根州與喬治亞州的兩份房貸文件上同時聲稱「為主要住所」,以圖獲得更低利率與更優貸款條件。
川普總統因普爾特的指控而宣布撤銷庫克職務。庫克隨後起訴了川普,她表示在2022年接受白宮和參議院任命審查時,已在表格中列明三處房產的抵押貸款情況。任何不一致之處在當時確認時已知,且不能成為總統解雇她的理由。
庫克是首位出任美聯儲理事的非裔女性,由拜登政府於2022年任命。她的任期到2038年。
此案可能最終將提交至美國最高法院。
美聯儲理事會共有7名成員,今年稍早,美聯儲理事庫格勒(Adriana Kugler)已提前辭職,讓川普有機會提名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填補該席位。若成功撤換庫克,川普將獲得另一個提名名額。
川普過去多次批評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拒絕降息,甚至威脅將其撤換。批評人士擔心,撤換庫克可能是川普政府進一步影響美聯儲的最新行動。
【意大利時尚巨匠喬治.阿瑪尼辭世 享年91歲】
意大利時尚界傳來重磅消息。阿瑪尼集團今天(9月4日)宣布,創辦人、著名時裝設計師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去世,享年91歲。
阿瑪尼集團在聲明中表示,阿瑪尼在家人陪伴下安詳離世,員工和合作夥伴一直尊稱他為「阿瑪尼先生」。集團形容,他是推動品牌前行的力量。
聲明還提到:「我們一直覺得自己像一家人。今天,這位用遠見和熱情創建這個家庭的人,留下了無法填補的空缺。」
阿瑪尼是意大利時尚的代表人物,他的職業生涯跨越數十年,不僅定義了經典的義大利美學,也改變了好萊塢紅毯的風格。
阿瑪尼1934年出生於意大利北部城市皮亞琴察(Piacenza),在米蘭開啟時尚事業。1975年,他和建築師塞爾吉奧.加萊奧蒂(Sergio Galeotti)共同創立了「喬治.阿瑪尼」品牌。憑藉「無結構夾克」設計,他一舉成名,隨後很快打入美國市場。
1980年,演員理查德.基爾(Richard Gere)在電影《美國舞男》(American Gigolo)中穿著阿瑪尼西裝,讓品牌迅速走紅。
之後,阿瑪尼為眾多好萊塢明星設計禮服,包括阿諾.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和索菲亞.羅蘭(Sophia Loren)。他和範思哲(Gianni Versace)的競爭,也成為義大利時尚界的傳奇。相較於範思哲的華麗風格,阿瑪尼始終堅持低調典雅的設計理念。
多年來,阿瑪尼集團不斷拓展,推出Emporio Armani、Armani Exchange,以及家居品牌Armani/Casa等副線。他還在迪拜哈利法塔開設奢華酒店,並收購義大利著名籃球隊米蘭奧林匹亞隊(Olimpia Milano),把品牌延伸到運動和生活領域。
近年來,外界對他的健康十分關注。今年6月,他首次缺席米蘭男裝週的謝幕,公司當時只表示,他在家中康復。彭博情報指出,2024年阿瑪尼集團估值在93億到117億美元之間。但目前,公司還沒有明確的繼承人。
阿瑪尼一生堅持保持公司唯一股東身份,是少數仍完全掌握自己品牌的設計師。今年8月,他接受《金融時報》旗下副刊HTSI專訪時還說:「努力工作無疑是成功的關鍵。我唯一的遺憾,是花了太多時間在工作上,而陪伴家人的時間不夠。」
原定本月米蘭時裝週期間舉行的阿瑪尼從業50週年紀念活動,如今也因這一噩耗蒙上陰影。
《新聞直擊》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