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10月16日訊】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新鮮報,我是秦悅。
近期,大陸社交平台一則「東北雞西房價153塊/平方米」的視頻引起廣泛關注和評論,話題衝上熱搜。
這個視頻博主在黑龍江省雞西市恆山區 ,這一套65平方米的二手房掛牌總價1.2萬元,還可以接受2000元讓價,也就是即1萬元就可以成交。
相當於均價153元人民幣一平。雞西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側,公開資料顯示,這個城市和鶴崗、雙鴨山等,都同屬於東北地區欠發達城市。當地一名房產中介稱此為少數現象,真的只是個別現象嗎?
有的網友說,這些地方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成交量。房子這東西往往是一個家庭最大的資產,失去成交價值之後,就等於這戶人家資產歸零了。
還有的網友說,按平方米來說已經沒什麼意義了,很多沒什麼人的小城市都是按套說的,幾萬塊錢一套。因為很多房子都是荒廢的狀態,一個小區裡沒多少戶,10%的入住率都沒有,你想住的話其實交物業費就可以去住。何止是東北呀,山東沿海的小縣城都有很多。
未來的危機和走向
北京財經博主「忐忑的可樂餅」10月15日表示,在中國「全民買房」的時代,絕大多數的70後、80後、90後都貸款買了房子。隨著近幾年房地產市場持續暴跌,現在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都很慘,各有各的慘法,他們的共同遭遇是,都被房子綁得死死的。
博主作為80後的親歷者,將這一代人的經歷形容為「坐過山車」。他說,80後曾是「最拼的一代」,他們的人生前半段趕上了中國城市化和資產膨脹的時期,通過貸款買房,實現了階層躍升,將資產押注在高速發展的紅利上。
然而,當發展的趨勢在近年「戛然而止」時,「80後的人生後半段,還沒爬到山頂,一下子資產大幅退潮,資產縮水、房價暴跌。」房價暴跌帶來的資產大幅縮水,使他們陷入巨大的痛苦:大多數80後在高點買入的房產,如今面臨價值「貶值一半」的窘境。這不僅是數字上的損失,更是對其「拼搏一二十年」成果的否定,一夜回到十年前。
然而沒有房子的人,真的能安然度日了嗎?
目前,中共官方一再宣稱只有普通住宅價格下跌,而一線大城市高檔住宅仍然堅挺,但實際情況是,黃金地段頂流豪宅也扛不住房市下跌的逆流。
北京海淀區核心位置的萬柳書院,房價最高曾達36萬/平方米,今年6月一套二手房成交價為20萬/平方米,跌幅達35%。房天下網站上還有萬柳書院的房子單價降到14萬元/平方米,1月掛牌,半年都賣不出去。
古北壹號是上海頂級豪宅之一,位於上海市閩航區、長寧區交界處,這個地段是上海傳統的豪宅區,成交單價在2022年達到了25萬/平方米。今年6月,古北壹號的掛牌單價有的15萬/平方米,跌幅超過4成。
深圳灣一號位於深圳灣核心地段,坐擁一線海景資源,被稱為深圳最貴地產,又被稱為中國三大豪宅區之一。深圳灣一號二手房的成交價最高達到35萬/平方米,如今也慘遭價格暴跌,單價降到13萬/平方米,也沒人買。
經野村證券日前分析,2025年中國經濟將再次在年中出現轉折點,需求端可能斷崖式下跌。
經濟學博士王至清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市場上一般的經濟活動,都是以供給和需求來分析。現在好多數據顯示,中國房市的供給是非常大的,如果經濟還好的話,房產也不會這麼崩盤,但是現在多重因素疊加到房地產上。
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市場,沒有消費,就沒有公司了,各種公司就倒閉了,從酒店到大街小巷的店鋪都在倒閉,公司倒閉,那裡面工作的人就沒有飯吃了,首先他就不會買房子,第二是買了房子,房貸也支不起了,他就得賣房子,所以這就加大了房價的下跌速度。
王至清認為,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需求相當於沒有了。不但房產不行了,所有的消費全都慘跌。中國的樓市不可能再復甦,從消費心理來看,房子本來是個投資品,就像荷蘭鬱金香泡沫似的,都是追漲的,當它跌了的時候,大家就反過來殺跌,追漲殺跌。
此外,中國計劃生育搞的畸形的人口結構,相當於六個老人一個孩子,現在很多城市家庭,一個小孩有三四套房子可以繼承。
她表示:「從2000年中國經濟起來到現在,它面臨了很多疊加起來的中國特殊的問題,而且這些因素全部都是長期的。所以中國的房地產肯定是最慘的,怎麼起來的就怎麼掉下去。」
王至清表示:「從歷史上來看,當一個國家三分之一人口消亡的時候,這個國家基本上就崩盤了,政權也要垮台了,加速朝代的更換。現在中共還有一個世界市場,還能夠把它的生產能力外移,如果沒有外圍市場的話,它早就完了。」
感謝您收看這一期的中國新鮮報,我們下期節目時間再見。
《新聞直擊》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