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10月23日訊】法國情報網站(Intelligence Online)10月21日報導,台灣和以色列關係暖化,雙方高層正在悄然接觸合作,採用尖端科技打造新型反導系統。
據該情報網的消息來源稱,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最近幾週派遣了一位副部長級特使前往以色列,而賴總統在9月中旬剛剛接見了來自以色列議會的代表團。台灣和以色列正在加強合作,共同抵禦來自中共的威脅。專家表示,台以關係的暖化應該得到了美國的默許。
新型反導系統酷似以色列設計
報導指出,台灣的新型反導系統酷似以色列的設計,包括於9月25日在台北航展上亮相的「天弓四型」地對空飛彈及其主動相控陣雷達,其設計與以色列的「箭2」及其「綠松」雷達相似。「箭2」是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IAI)與波音公司合作的成果,波音公司早已開始與台灣方面進行合作。
台灣的新型反導系統還包括「台灣之盾」,賴清德總統在10月10日的國慶演說中指出,台灣正增加國防預算,加速打造「台灣之盾」防空系統。外界預計該防空系統將是一種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嚴密防空系統。
作為對「愛國者」飛彈和已投入生產的老式「天弓三型」飛彈的補充,「強弓一型」
——也就是「天弓四型」飛彈預計將於2026年投入使用。「強弓一型」是一款兩級攔截飛彈,射程超過70公里,已完成測試,將增強台灣的軍力,以對抗中共的中程彈道飛彈。
目標攔截高度100公里的「強弓二型」飛彈預計不久後投入使用。台灣國防部已向國立中山科學技術研究院訂購了122套「強弓」飛彈系統。
以哈戰爭看清中共立場 台以合作新起點
長期以來,以色列與中國(中共)之間建立了重要的經濟和技術聯繫。自1970年代以色列提供台灣反艦飛彈技術後,在上世紀末完全停止了對台灣軍隊的武器銷售。
近年來,以色列放寬了對防禦性和軍民兩用系統的出口管制。軍事專家早在2023年就注意到台灣的「劍翔」無人機與其以色列的「哈羅普」無人機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2023年10月以哈戰爭爆發以來,以色列看清了中共的立場,最終消除了與台灣合作的顧慮。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最近也一反常態指責中國(中共)和卡塔爾自2023年10月以來對以色列實施「政治封鎖」和散布虛假訊息。9月15日,他在與美國代表團會面時說:「他們正通過西方世界和美國的社群媒體組織對以色列的攻擊。我們必須反擊,我們將用我們自己的方法反擊。」
台以專家:美台以或達成「三角協議」
儘管如此,以色列和台灣之間尚未正式進行國防合作。台灣淡江大學教授、台以關係專家莫爾·索博爾(Mor Sobol)認為,雖然以色列和台灣的防空系統有相似之處,但「以色列官方絕不會對此發表任何評論。」
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於9月16日接見了由以色列議會代表團團長博阿茲·托波羅夫斯基(Boaz Toporovsky)率領的訪問團。以色列公司在9月25日舉行的台北航展上,時隔24年後強勢回歸。作為回應,中共駐以色列大使館在其社群媒體帳號上發布聲明,威脅托波羅夫斯基,稱他為「麻煩製造者」,並誓言如果他堅持下去,將「被打得粉身碎骨」。
索博爾教授認為,台以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應該得到了美國的默許,他說:「美國應該對這一切表示了某種程度的認可,因為出口管制正是美國在中以關係背景下推動的。」
(記者金紅編譯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