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9月09日訊】中國廣汽集團最新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銷量同比下降近8個百分點,銷售成本同比卻在上升,期內虧損超過25億元(人民幣,下同),當前產能空置近半。這個在中國被稱爲「華南虎」的老牌汽車企業,如今已深陷虧損的泥潭舉步維艱。
廣汽集團近日發佈的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總共賣出了75.53萬輛汽車,同比下降12.48%;實現營收421.7億元,同比下降8.0%。外界注意到,該公司在營收下跌的同時,銷售費用與去年同期相比卻高出了1.2億元。
更值得關注的是,廣汽集團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1.73%,同比下降8.45個百分點;歸母淨利潤虧損25.38億元,同比下降267.4%;扣非歸母淨利潤虧損29.5億元,與去年同期的虧損3.38億元相比,虧損額急劇擴大;經營現金流淨額為-107.69億元,同比下降508.8%。
報告表示,導致公司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
1.)受國內汽車行業競爭激烈、需求結構快速升級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銷量大幅下滑:
2.)公司於報告期內推出的幾款重點新能源車型,銷量仍處於「爬坡期」,未達計劃目標,同時受國內汽車行業競爭激烈等影響,收益下滑;
3.)既有銷售體系與新能源轉型需求存在結構性錯配,銷售渠道以原有4S店為主導,直營、代理、互聯網等新渠道建設落後於同行業,營銷體系效能提升較慢;
4.)報告期內公司正在進行自主品牌一體化運營改革,效果尚未顯現。
騰訊汽車《遠光燈》欄目9月8日發文分析稱,從扣非歸母淨利潤的數據來看,這已經是廣汽連續第5個季度虧損。其中,負毛利率為負數,意味著其主營業務已失去「造血」能力,陷入「賣一輛虧一輛」的境地。而在整車製造業務上,廣汽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減少了8.08個百分點,僅有-7.03%,「以此估算,在生產和銷售層面,廣汽每賣出一台自主品牌的車,反而要多虧損約6767元」。
文章直言,由於汽車行業競爭激烈,今年上半年,上汽、長城、吉利等老牌車企的歸母淨利潤都出現了同比下降的情況,但是,手握兩大日系合資品牌的廣汽僅半年就虧掉25億元,這個結果「尤其令人費解」。
文章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廣汽集團的多個品牌中,銷量下跌最嚴重的是廣汽本田和傳祺,分別較去年同比下滑25.63%和22.55%,唯有廣汽豐田實現了銷量增長,同比增幅為2.58%。
銷量的大幅下滑,直接導致了庫存積壓量快速上升。根據上述財報公佈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廣汽存貨周轉天數為69.7天,庫存數量達4.64萬輛。
文章特別提到,儘管合資品牌的銷量下滑較自主品牌更早,但廣汽的盈利能力仍然是依賴合資板塊的分紅,其自主品牌始終處於「燒錢」狀態;廣汽集團的年度有效產能是289萬台,但今年上半年的產量只有80.17萬輛,也就是說,該公司的產能已經空置近半。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廣汽埃安售出10.9萬輛,比2022年同期多銷售了8000餘輛,但營收卻比2022年同期減少了44.8億元,下滑達30.3%,顯示汽車行業的價格戰,嚴重擠壓了車企的盈利空間。
(記者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徐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