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10月19日訊】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巨頭比亞迪(BYD),又有超過11.5萬輛汽車因存在安全隱患被召回,車型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這已是該車企今年以來第二次大規模召回問題車輛。業內人士發文,詳述這些車輛所涉及的安全問題。
比亞迪10月17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該公司此次計劃召回的問題車輛總計有115,783輛,涉及2015款唐系列與部分元Pro純電動汽車兩大批次。
其中,第一批次召回的是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生產的2015款唐系列,共44,535輛。該批次車輛存在的問題是元器件設計選型有缺陷,驅動電機控制器的主動泄放功能可能異常,極端情況下會導致純電驅動模式失效。
第二批次召回的是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生產的元Pro純電動汽車,共71,248輛車。這個批次汽車的主要問題是在生產製造過程中,車輛的動力電池密封墊安裝不到位,導緻密封性下降。
對於唐系列問題車輛,比亞迪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授權經銷商更新軟件,把車輛的泄放方式從原設計變更為電機泄放;對於元Pro系列的問題車輛,則採用專用密封膠補強動力電池殼體,重新構建防水屏障。
汽車專業公眾號「懂車帝」日前發文指出,比亞迪的唐系列召回車輛存在的問題屬於設計層面的隱患,在高速行駛中極易發生安全事故,甚至可能連帶損壞IGBT等核心功率器件,增加車主後續維修成本。元Pro車型存在的問題,則是一旦車輛發生水分滲入電池包的情況,可能導致車輛在行駛中發生動力突然中斷。
公眾號「一點財經」10月19日則發文指出,比亞迪這次召回的「唐」系列汽車存在的元器件設計選型問題,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導致驅動電機控制器在使用過程中主動泄放功能異常。極端情況下,會造成電路板燒蝕,車輛純電驅動模式失效,發生動力中斷並引發安全事故。
至於召回的「元Pro」純電動汽車存在的問題,則可能導致動力電池密封墊安裝不到位,引起密封性下降,若長時間高速涉水,可能造成動力電池進水,極端情況下會導致動力電池輸出功率驟降,從而帶來安全風險。
上述兩大缺陷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在出廠檢測中不會立即顯現,卻可能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成為行車安全的巨大隱患。
文章表示,比亞迪此次大規模召回車輛,從設計選型到生產安裝,都是在汽車製造的最初階段就已埋下隱患,「發現問題固然重要,但從源頭上杜絕問題,才是對消費者真正的負責」。
資料顯示,今年年初,比亞迪就曾因集成式雙電機控制器螺栓未鎖緊問題,召回了6,843輛方程豹豹5。原因是車輛的集成式雙電機控制器內部電氣連接件螺栓在安裝時未鎖緊,造成車輛使用中螺栓連接點出現鬆動、拉弧。極端情況下會導致冒煙起火。
更早時候,比亞迪還曾於2024年9月公開召回了該企業在2023年2月4日至 2023年12月26日期間生產的海豚、元PLUS電動汽車,共計87,762台;還召回了2022年11月2日至2023年6月19日期間生產的部分國產元PLUS電動汽車,共計8,952台。
上述車輛主要存在的問題則是,因電動助力轉向管柱總成(CEPS)控制器製造工藝的原因,設備工裝上蓋板關閉時與控制器電路板上的電容器干涉,導致電容器產生微裂紋。而在車輛使用中,電容器的微裂紋可能擴大並引發短路,造成電容器過熱燒蝕,甚至起火。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最新數據,截至2025年9月,中國國內車企共召回汽車3,230次,涉及的問題汽車有1.2億輛。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