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10月21日訊】今年9月發表在《自然代謝》雜誌上一項研究顯示, 喝含糖飲料會可能會增加大腸直腸癌在體內擴散的風險。含糖飲料是指任何有添加糖的飲品,包括蔗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漿,這些都含有果糖和葡萄糖。
研究人員將結大腸癌細胞暴露於果糖和葡萄糖的混合物中,模擬了飲用含糖飲料後產生的生理環境。結果發現,這會增強大腸癌細胞細胞的運動能力和轉移能力,從而促使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
研究人員揭示其原理在於,葡萄糖-果糖混合物活化了一種名為山梨糖醇脫氫酶(SORD)的酶,這種酶可以促進葡萄糖代謝,並觸發膽固醇通路,最終導致癌細胞更快地擴散到肝臟——結大腸癌轉移的最常見部位。
研究人員表示,以往的研究關注了含糖飲料的攝取與大腸癌之間的風險相關,但是含糖飲料對疾病進一步的影響,如癌症轉移,這方面的研究還是首次。
警鐘:年輕人患大腸直腸癌顯著增加
自1980年代以來,全球含糖飲料的消費量一直在上升。在美國,超過一半的成年人和近三分之二的青少年每天都會食用含糖飲料。這種激增與青少年大腸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驚人增長相伴而生。
2024年發表在消化疾病週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從1999年至2020年期間,結直腸癌發病率:10至14歲人群增加500%,15至19歲人群增加333%,20至24歲人群增加185%,25至29歲人群增加了68%。
飲食被普遍認為是導致大腸直腸癌發展的最重要環境因素之一。其中,含糖飲料的攝取量是其中之一。其它主要風險還包括體重過重、2型糖尿病、吸菸、飲酒和某些飲食類型,例如大量食用紅肉或加工肉類,以及在極高溫度下烹飪食物。在這些方面做出改善,將有助於減少大腸直腸癌罹患風險。
(記者金晶編譯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25/10/21/a10403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