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政前後,中共對知識分子的態度完全不同。
建政前,在中共眼裡,知識分子是一種可以利用的力量。建政後,中共利用知識分子和民主黨派一起推翻國民黨的工作已完成,對知識分子的態度一變而為改造。思想改造就是迫使他們退出政治舞台的手段之一。
1951年11月30日,中共發出《關於在學校中進行思想改造和組織處理工作的指示》,要求「在所有大中小學校的教員中和高中學校以上的學生中,普遍地進行初步的思想改造的工作,……組織忠誠老實交清歷史的運動,清理其中的反革命分子。」隨即,思想改造運動從教育界擴展到文藝界和整個知識界。
這場運動是以集中過關的方式,在短時期內對知識分子思想進行強制改造,並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等運動相結合的一場完全的政治運動。至1952年9月,中共對全國90%左右的高等學校教職員和70%左右的中等學校教職員完成思想改造和組織清理工作。
1951年12月9日,《新華日報》發表社論《思想改造是知識分子對人民祖國的責任》,社論中說:「這是思想領域中的階級鬥爭,和平改造是不可能有任何效果的,必須經過一番痛苦才能放下包袱而感到輕鬆愉快。思想改造自然是長期的。」
既然思想改造被提到階級鬥爭的高度,且不能用和平改造的方式來解決,而且是長期的,那就不是簡單檢討批評一下就可以了事的。檢討必須由小組或大會通過,才算過關。所以有些教授雖然做了八九次檢討,甚至痛哭流涕,還是過不了關。如果涉及政治問題,那就可能被逮捕法辦,或勞動改造。
思想改造通常要經歷如下五個步驟,這五個步驟基本上是從延安整風中照搬過來的。
一是學習。用政治學習、理論學習為名,灌輸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只能接受,不能懷疑。
二是坦白。以會議上發言、寫自傳或學習心得體會等方式,要知識分子檢查思想上的非無產階級的成分,揭開思想反動的一面,從而強迫否定自己原有的思想,並表明誠心誠意的接受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
三是批評與自我批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延安整風時進行思想改造的主要武器。借用民主評議之名,開展公開鬥爭,要知識分子先作自我批評,再由群眾來批評(如學生控訴老師、兒女控訴父母,以及妻子、朋友、鄰居等控訴),以進行反覆的鬥爭,以操縱群眾的方式,決定其是否進步與能否過關。
四是改造。逼迫知識分子參加「社會活動和政治鬥爭」,企圖徹底改造知識分子的思想、觀念、與意識形態。如組織他們參加「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和「五反」等。
五是總結。要知識分子將自己學習、改造的過程,作出總結報告,把思想上的黑點和黑線肅清,搞清楚為誰服務的問題。如果發現覺悟的程度還不夠,還需要再進行改造,強迫補課學習。
思想改造中,想超然物外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超然物外,就是反對無產階級領導和維護資產階級思想,就會被大會公開鬥爭,其嚴厲瘋狂的程度,不亞於土改鬥地主,鎮反中鎮壓反革命。
中共煽動被鬥爭者的同事、教師及學生,指責他們是骯髒、頑固、舊時代的走狗;他們的舊知識是害人的,有毒素的,他們全身都是細菌,還恬不知恥的以此自高自大、自豪、自滿,看他們的樣子,簡直都沒有人形。思想改造運動中,教師們如同階下囚,學生成了審判員,中國傳統的尊師重道觀念被一掃而空。這樣的污辱對一個大學教授人格的踐踏可想而知。
以清華大學的思想改造運動中鬥爭華羅庚為例。華羅庚是國際聞名的數學家,從美國回來投奔祖國,不久就碰上思想改造運動,他坦白的清楚的交代所有,但最後因為華羅庚還保留著原有的出國護照,未加焚毀,由此引起了對他無窮的鬥爭,說他有「投靠帝國主義的思想」,為 「留後路」做打算。華羅庚簡直成了「罪人」,在鬥爭會上有口難辨,他看見了是非不分的世界,自己的災難是無窮的,生活在這樣的社會還有什麼意義,於是進行了自殺。但被發現得早,保住了生命。因為華羅庚是民盟盟員,他的檢討改在民盟北京市支部舉行,最終才算過了關。
士可殺不可辱是中國傳統文化固有的一種精神,而中共卻能做到你不受辱就不給你飯票,連家人都會受到株連。於是很多知識分子就只好被迫屈服了。在這個過程中,一些知識分子出於自保的目的而揭發他人,也傷透了很多人的心。而那些真的不可辱的知識分子就被殺雞儆猴,被鎮壓。
思想改造運動讓中國知識分子無休止的自我踐踏和自我奴役,打垮了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和尊嚴,逐步磨滅了知識分子的個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嚴重的是摧毀了他們的信仰和心靈。在失去獨立性和獨立思考能力後,他們就成為了為中共政治服務的工具。從此以後,作為傳統社會道德楷模的「士」階層消失了,「中國社會再沒有一種獨立為文化、為道統負責的力量了。」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作者提供/責任編輯:晟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