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又叫「端五節」、「重五節」、「端陽節」……等等,別稱很多,在中國傳統節日中,和新年、中秋並列為三大傳統節日。端午的「端」含有「開端、開始」的意思。從陰陽五行現象來看,端午之時達到陽氣純青之際,處在陰陽轉變的關鍵點上。民間有俗諺「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為夏令時節防瘟辟毒的啟動日。端午節的節俗很多,來源久遠,背後蘊藏豐富的文化典故。一起來文化尋根:回顧端午節的故事與節俗。
龍舟競渡念屈原
相傳戰國時代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對國家一片忠心熱忱卻受到妒忌同僚的讒言陷害,被聽信讒言的楚襄王流放。去國懷鄉的屈原眼見國家處於多事之秋岌岌不保,然而自己卻不能回國效力,在憂國憂民的沉沉傷痛下,他抱石投入汨羅江,那一天正是端午五月五日。
楚國人不捨一代賢臣屈原投江死去,紛紛划船尋找,想要把他救起,又為了不讓水中的生物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敲鑼打鼓驅散生物。南朝梁的《荆楚歲時記》記載端午日划龍舟競渡起源於拯救屈原:「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楫以拯之。」從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這一天,屈原的家鄉一帶楚、吳、越的人們都以划龍舟競渡來紀念屈原。
當時人用輕巧便利的「舸舟」競渡,又稱「飛鳧」。競渡的規模很盛大,官人、知識分子和老百姓都聚集水邊觀賽。
另外一個端午節競渡的起源,流傳於吳越一帶,和戰國時代吳國伍子胥有關。據《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是日競渡……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
伍子胥也是楚國人,因父兄均為楚王所殺,伍子胥投奔吳國,助公子光繼位當上了吳王,並攻破楚國之都,報了殺父之仇。吳王闔閭與越王勾踐大戰時,中箭傷重不治,他在死前封伍子胥為相國公,輔佐少主夫差。夫差繼位後大敗越王勾踐,應許了勾踐的請和。但伍子胥認為這將埋下禍端,強力主戰;然而,朝中有收受越王賄賂的奸臣設計陷害伍子胥。伍子胥死前留下遺言:「我死後,將我的眼睛挖出懸掛在京都東門上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夫差聞言大怒,於五月初五將伍子胥屍體投入錢塘江中。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勾踐所滅,人們感於伍子胥之忠義,於每年五月五日他的忌辰在波濤中賽舟競渡紀念他。
包粽子 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節的民俗美饌,從東漢以後到魏晉南北朝時代開展了多彩多姿的樣貌。南朝著作《續齊諧記》記載了端午吃粽子源自於楚人哀傷奠祭屈原,把筒粽投水祭祀。到了漢代,在筒粽上蓋上楝樹葉並綁上五色絲繩這二種蛟龍害怕的東西,源於屈原的託夢,以避免粽子被水中蛟龍竊取。
《本草綱目》李時珍說了「粽」名的由來:「(*漢代)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櫚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饋送。」
用竹葉包粽子,在北魏的時候就有了。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粽䊦法第八十三》說了一種叫「䊦(*音同葉)」的甜蜜棗栗粽,形狀是扁平的四方形,是用大竹葉塗上油包起來煮到爛熟。從魏晉到南北朝時代的粽子有華麗的形貌和多樣的口味。灰汁涼粽、益智粽、甜蜜粽、雜粽,開展了後代粽子的形形色色。魏晉時代還有一種巧妙繽紛的九子粽,用九色絲繩將九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粽子串成一串,寓意「中子」,祝福人多子多孫。
五綵絲繫臂 戴艾虎佩香包避邪
因為五色絲(青、紅、黃、白、黑五色)可以驅邪,所以被用來包粽子,也成了端午節的厭勝物,用來趨吉避凶,袪除瘟疫。《荊楚歲時記》說:「以五綵絲繫臂,名曰闢兵,令人不病瘟。」
此外,有人將五月五日一早採來的艾草紮成小老虎形狀,或是用綾綵絲綢剪出虎形再黏貼上艾葉,佩戴身上,稱為「戴艾虎」。這就是端午節小孩佩香囊、香包,避邪驅瘟的一種來源,虎形香包受青睞,到現代也不退流行。後人做出的香包內裝著硃砂、雄黃、香藥等制毒藥物。
懸掛菖蒲艾草 五瑞驅五毒
人們在端午節「戴艾虎」,也在門上懸掛艾草和菖蒲等陽氣強盛的植物以避邪氣。這種節俗在晉朝周處《風土記》中已有記載。
五月五日端午節是盛暑開端,又稱天中節。民諺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中國古代,就很注重夏令衛生,在五月五日,很講究禳毒驅瘟的事。古人用五瑞制「五毒」——蜈蚣、蛇、蠍、蟾蜍、蜘蛛等毒蟲。「五瑞」含有濃烈的「香氣」或藥效,因而可殺蟲、驅除溽暑五毒的毒害。艾草、菖蒲都是「天中五瑞」的植物,另外三瑞是石榴、蒜頭和龍船花。
南朝荊楚一帶的人,在端午日雞未鳴之前趕早出門去採艾,挑選最像人形的艾草帶回家掛在門楣上,這一風氣漸漸成為節俗,延續到後代,端午一到家家戶戶在門口、簷下、門楣上懸掛菖蒲和艾草驅邪禳毒。
浴蘭湯 洗午時水
人們在端午節用菖蒲入浴洗身,有個美麗的名稱叫「浴蘭湯」,這是沿自周代的風尚。《大戴禮》說「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藝文類據》);《楚辭》云「浴蘭湯兮沐芳華」。後人也稱端五節為浴蘭節。
為何在端午日浴蘭沐浴呢?《本草綱目》說「菖者百草之先生者」,「感百陰之氣為菖蒲」,就說「菖蒲」是不怕陰氣的植物。端午日「午時水」是純陽水,可以久存不壞,結合兩者用來淨身禳毒防疫效果好。這種節俗文化在古代從中國傳到了朝鮮更被珍惜發揚,韓國人在端午時還有洗「菖蒲湯」,飲「菖蒲水」、化「菖蒲妝」的文化風俗。台灣的人也用「午時水」沐浴、泡茶、飲用,也是承傳了這個文化遺風。
飲雄黃酒驅百蟲
端午節除了沐浴,還有飲酒的驅蟲方子,即飲雄黃酒。雄黃,又稱作石黃、黃金石、雞冠石,是一種含硫與砷的毒性礦物質,也是常用的中藥抗毒劑、殺蟲藥。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和酒炮製而成,有俗諺說:「飲雄黃酒,百病多遠走。」清代有習俗,沾點雄黃酒在小兒額頭上寫上「王」字以避毒物。《燕京歲時記》記載:「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曬之,用塗小兒額及鼻耳間,以避毒物。」
懸掛鍾馗像
在民初之前,中國江淮地區在端午節時幾乎家家懸掛鍾馗像,用來鎮宅驅邪。傳說開元年間,唐明皇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發作,夢中見到一大一小二鬼,小鬼偷了楊貴妃香囊和明皇的玉笛,大鬼抓了小鬼吃下它。明皇喝問大鬼,大鬼說:「我叫鍾馗,是終南山的進士,因面貌醜陋,應考不第,便自盡了。現在我誓為陛下除去天下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的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端午節立蛋
端午節立蛋的遊戲風俗流傳久遠,現在的人還常常玩,有的地方還立了節俗招牌活動。傳說在端午節立蛋得好運。在端午節這天正午時分比平時更容易把雞蛋立起來,立起來的雞蛋甚至可以幾十天不倒。有人說端午節天地間陰陽五行逢純陽,雞蛋吸收滿滿的天地陽氣,所以容易立起來。
採雜藥 鬥草遊戲
南朝人在端午日除了起早採艾草之外,還有競採草藥、儲藥以驅毒保健的風俗,《荊楚歲時記》說這種風俗在三代之書《夏小正》中有記載:「是日競採雜藥。夏小正云,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
從採藥草衍生出一種遊戲,叫做「鬥草」。在端午日採得百草歸來,大伙就可以玩這種遊戲,比賽自己採到的植物多寡和自己的文學素養。比如甲有狗尾草就說「我有狗尾草」,乙拿出雞冠花來對上「我有雞冠花」;甲說「我有君子竹」,乙對上「我有美人蕉」,一來一往,養生又益智。
結語:
端午節的風俗反映了中華文化代代傳承的豐富內涵與變遷軌跡,展現了文化精神與智慧。一年復一年,後人在風俗中複習著這些文化,也正是一趟又一趟的尋根之旅。@*#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