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10月28日訊】手麻腳麻是因為手腳的神經因缺乏營養、缺乏氧氣而受損所引起的。近日,「健康1+1」節目請來了哈佛醫學院神經肌肉專科臨床博士後、紐約神經內科主治醫生伍安麗揭示了手麻腳麻的背後真相。
伍安麗醫生指出,糖尿病實際上是一個影響很多系統的疾病,比如說會影響眼睛、會影響腎臟,當然也會影響神經系統。如果神經線越長,那麼最初影響到的就是腳,從腳趾頭開始,然後往上移動到腿,然後到手。
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伍安麗醫生指出,手腳的神經屬於周圍神經系統,末梢神經炎,就是指周圍神經系統的病變。
周圍神經病變的症狀包括:
1. 感覺麻木或失去知覺
2. 腳部刺痛、灼熱
3. 閃電般疼痛或抽筋
4. 對冷熱變得敏感
5. 足部變形
6. 平衡感變差、容易跌倒
自我檢測神經系統受到損傷的一個方法就是腳麻,腳有刺痛的感覺。伍安麗醫生建議,有周圍神經病變的症狀的患者最好去看神經內科的專科醫生,做神經測試,比如說檢查腳部的刺痛感,對撫摸、溫度的感覺。
超聲波手術:只有四毫米切口
伍安麗醫生指出,對糖尿病患者的來說,出現周圍神經末梢炎時,首先要控制好血糖。一旦出現腳麻腳刺痛,走路不穩缺乏平衡,沒有力氣時,目前的治療方法包括:
1. 神經方面的藥物,可以幫助控制
2. 運動鍛鍊非常重要
3. 做手術
伍安麗醫生介紹,現在的手術技術比較先進,比如腕管綜合症現在可以通過超聲波的方式,只做四毫米的切口,一週之內基本可以恢復手部簡單活動。以前的手術至少要一個月的時間手不能活動。
當我們的神經出現病變做了手術時,日常生活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的方式來恢復健康:
1. 輔助康復器具:如戴護腕,使用運動球等
2. 運動:如手部握拳、張開、向後翻
區分小神經、大神經和自主神經
伍安麗醫生介紹,自主神經是周圍神經的一種,即不是在大腦或脊椎裡的神經,都是屬於周圍神經。自主神經主要是控制一些自主的功能,比如控制心跳、腸胃、大小便等。
所以,周圍神經分為三大類:
1. 自主神經:比如有人很容易出汗,有人不出汗
2. 小神經:受到損傷時會有灼熱、發燙、發燒的感覺
3. 大神經:大部分的麻和刺的感覺都是屬於大神經
站如松行如風 姿勢做對不壓迫神經
伍安麗醫生還指出,坐姿非常重要。她表示坐的時候儘量背要靠著椅背坐正,挺胸收腹,要坐滿,就是說臀部與椅背之間不要留空位。站姿同樣重要,兩條腿都要站直才好。走的時候,不要彎著背,要把背挺直。還有坐的時候不要翹腳。
除此之外,當我們拿東西的時候,不要彎腰去拿,最好是彎腿下蹲去拿,因為下蹲的時候不會影響到腰,如果彎腰就很容易影響到腰椎。
除了做針灸或者是按摩等治療周圍神經病變外,伍安麗醫生推薦以下幾種運動幫助恢復健康:
1. 有氧運動:如跑步或走路,每天走30分鐘到一個小時,不要太多。
2. 游泳:全身性的運動。
3. 騎自行車:比較全身性的運動。
4. 瑜伽方法:美人魚姿勢,對後背下背痛非常有幫助的。
(記者金紅整理報導/責任編輯:林清)